酸-碱 反应课已经学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1680 年,罗伯特 · 波义耳报告了酸性溶液的特征,包括他们对多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改变某些天然染料的颜色,以及在接触碱 (碱) 溶液后失去这些特征的能力。 在十八世纪,人们认识到,酸具有酸味,与石灰石反应以释放气体物质 (现称CO2) ,并与碱相互作用以形成中性物质。 1815 年, 汉弗里·戴维(Humphry Davy) 通过证明氢是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 酸-碱 概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 约瑟夫·路易·盖-吕萨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 得出结论认为,酸是可以中和碱的物质,这两类物质只能以相互的方式定义。 1884 年,当 斯万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 将一种酸定义为一种在水中溶解到产率氢阳离子 (现被认定为氢离子) 的化合物,以及一种在水中溶解到产率氢氧化物阴离子的碱化合物时,氢的重要性再次得到强调。
布朗斯特-劳里的酸和碱
约翰内斯 · 布朗斯特德和托马斯 · 洛里于 1923 年提出了一项更笼统的描述,其中酸和碱是根据氢离子H+的转移来定义的。 (请注意,这些氢离子通常被简单地称为质子,因为该次原子粒子是从最丰富的氢同位素 (H1) 中获得的阳离子中的唯一成分。) 将质子捐赠给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合物称为 布朗斯特-劳里 酸,接受质子的化合物称为 布朗斯特-劳里 碱。 因此, 酸-碱 反应是质子从一种捐献物 (酸) 转移到一种接受物 (碱)。
共轭对的概念在描述 布朗斯特-劳里 酸-碱 反应 (以及其他可逆反应) 时很有用。 当一种酸向H+ 捐献时,残留的物种被称为该酸的偶联物碱,因为它在反向反应中作为质子受体反应。 同样,当碱接受H+ 时,它会被转化为偶联酸。 水和氨之间的反应表明了这一想法,如下所示。
在−方向上,水通过向氨中捐献质子并随后成为氢氧化物 (水的偶联物碱) ,成为一种酸。 氨在接受该质子时充当碱,成为氨的共轭酸铵离子 NH4+。 相反,氢氧化物离子在接受作为酸的铵离子质子时充当碱。
强酸和碱在溶液中完全分离。 它们的共轭酸和碱非常弱,不能分别捐赠或接受质子来进行反向反应;因此,在水溶液中,涉及强酸和碱的反应基本上会完成。 另一方面,弱酸和碱在溶液中部分分离,并分别产生弱偶联碱和酸。 这些弱偶联物酸或碱可执行反向反应,因此弱酸和碱的反应会达到平衡,具体取决于弱酸和碱的相对强度。 总之,较强的酸将产生同样较弱的偶联碱,而较强的碱将产生同样较弱的偶联酸,反之亦然。 表 1 描述了不同共轭酸碱对之间的关系。
强酸 | 非常弱的偶联碱 |
HCL | CL− |
HNO3 | NO3− |
弱酸 | 弱偶联碱 |
HF | F− |
NH4+ | 国家健康和安全报告 |
非常弱酸 | 强偶联碱 |
OH− | O2− |
甲烷 | CH3− |
表 1 :几个共轭酸碱对的相对强度。
Acids and Bases
86.3K Views
Acids and Bases
58.6K Views
Acids and Bases
48.2K Views
Acids and Bases
65.6K Views
Acids and Bases
43.9K Views
Acids and Bases
30.3K Views
Acids and Bases
35.7K Views
Acids and Bases
21.3K Views
Acids and Bases
18.6K Views
Acids and Bases
22.4K Views
Acids and Bases
41.8K Views
Acids and Bases
27.9K Views
Acids and Bases
29.7K Views
Acids and Bases
40.1K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