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VE Core
Molecular Biology
Chapter 9: Translation: RNA to Protein
9.8:
分子伴侣和蛋白质折叠
蛋白质的天然构象是由其组成氨基酸的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当氨基酸无法形成这些相互作用时,蛋白质就不能自行折叠,需要伴侣。值得注意的是,伴侣不会传递多肽折叠所需的任何其他信息;蛋白质的天然构象仅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伴侣催化蛋白质折叠,但不是折叠蛋白质的一部分。
未折叠或部分折叠的多肽通常是折叠途径的中间体,由伴侣稳定,导致最终的正确折叠状态。如果没有伴侣,未折叠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可能会错误折叠或形成不溶性聚集体。这在蛋白质中尤其明显,其中氨基或 N 端的正确折叠需要羧基或 C 端。在这种情况下,伴侣可以结合并稳定未折叠构象中多肽的 N 端部分,直到肽链的其余部分被合成并且整个蛋白质可以正确折叠。
伴侣还可以在未折叠的多肽链被转运到亚细胞器中时稳定它们。例如,在蛋白质从胞质溶胶转移到线粒体的过程中,部分展开的构象更容易穿过线粒体膜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部分展开的多肽由伴侣稳定。
此外,伴侣在具有复杂结构的蛋白质(例如多亚基蛋白)的组装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蛋白质由多个多肽链组成,每个多肽链都需要正确折叠,然后以特定方式组装。在所涉及的过程中,伴侣有助于蛋白质折叠和稳定未结合的成分,而蛋白质的其他部分正在进行组装。
由于它们是在细胞中合成的,因此大多数蛋白质不会自发折叠成其天然构象,而是需要一类称为伴侣的特殊蛋白质来帮助折叠它们。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几种分子伴侣中,两个主要家族是热休克蛋白 – hsp70 和 hsp60。
在正确折叠的蛋白质中,疏水斑块埋在内部。
在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中,疏水斑块暴露出来。不同蛋白质分子上的这种贴片可以相互结合,导致不可逆的蛋白质聚集。
伴侣识别这些暴露的疏水斑块并防止蛋白质聚集,从而促进蛋白质的折叠。
hsp70 机制通常在蛋白质离开核糖体之前起作用,每个 ATP 结合的单体都识别蛋白质表面的一小段疏水性氨基酸。
一组较小的 hsp40 蛋白与该复合物相互作用并触发 ATP 水解。结果,hsp70 的各个部分像颌骨一样聚在一起,将未折叠的蛋白质困在里面。
接下来,ATP 再次结合复合物,诱导 hsp70 解离并释放结合的多肽,使其有机会重新折叠。如果折叠发生得不够快,多肽可能会再次结合,并且重复该过程,直到蛋白质折叠成其天然构象。
或者,可以将完全合成和部分折叠的多肽递送到伴侣蛋白中。
伴侣蛋白是大的桶状蛋白质复合物,为蛋白质折叠提供了一个孤立的腔室,对称桶的一半一次作用于客户蛋白质。
在大肠杆菌中,伴侣蛋白系统称为 GroEL/GroES,而其真核类似物称为 Hsp60。
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通过与开口暴露表面的疏水相互作用而被捕获。这种初始结合通常有助于展开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一旦蛋白质进入内部,ATP 结合就会用盖子密封腔室。
腔室内部衬有亲水表面,蛋白质可以在其中孤立折叠。
ATP 水解削弱了帽的结合,其他 ATP 分子的结合会弹出帽。
底物蛋白,无论是否折叠,都从腔室中释放出来。
Related Videos
Translation: RNA to Protein
50.8K 浏览
19.3K 浏览
25.0K 浏览
11.3K 浏览
33.8K 浏览
25.4K 浏览
10.6K 浏览
18.0K 浏览
8.7K 浏览
7.3K 浏览
12.3K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