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转录调节因子的协同结合

Cooperative Binding of Transcription Regulators
JoVE Core
Molecular Biology
A subscription to JoVE is required to view this content.  Sign in or start your free trial.
JoVE Core Molecular Biology
Cooperative Binding of Transcription Regulators
Please note that all translations ar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Click here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6,402 Views

02:13 min
November 23, 2020

Overview

转录调节因子与 DNA 中的特定顺式调节序列结合以调节基因转录。这些式调节序列非常短,通常长度小于 10 个核苷酸对。较短的长度意味着完全相同的序列在整个基因组中随机出现的可能性很高。由于调节因子也可以与相似序列的组结合,这进一步增加了随机结合的机会。转录调节因子形成二聚体,其结合时间是单体结合时间的两倍,从而增加序列并减少随机结合的机会。转录调节因子二聚体可以是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在溶液中,这些协同调节因子以单体或弱连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然而,当这些单体与 DNA 上扩展的顺式调节序列结合时,它们会形成稳定的二聚体。

协同性是一种现象,其中单体蛋白的结合导致 DNA 结构发生变化并增加调节位点对其他单体的亲和力。这使得单体能够作为顺调节序列上的二聚体结合。这种现象还有助于调节剂访问位于与核小体中组蛋白紧密结合的 DNA 上的位点,否则这些位点将无法接近。第一次结合通常发生在核小体末端的 DNA,在那里它没有紧密结合。在该位点的结合导致 DNA 从组蛋白上移开,从而导致核小体解包。这种解包增加了对其他监管站点的访问。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因子结合主要取决于协同性。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发生协同性,但原核生物中转录调节因子的大多数结合是非协同的。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因子以稳定的二聚体形式存在,由几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

未知调节因子是协同结合还是非合作结合,可以通过绘制 DNA 上占据的结合位点数量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来确定。如果曲线是 S 形曲线,则表明调节因子与结合位点协同结合。如果曲线在接近所有被占据的结合位点时稳定上升,然后趋于平稳,则表明结合是非合作的。

Transcript

转录调节因子是识别并结合 DNA 短序列(称为顺式调节序列)的蛋白质。因为这些序列通常少于 10 个核苷酸,所以相同的序列随机出现在基因组中的几率非常高。

许多调节因子形成二聚体对,以限制与随机序列的结合。二聚体可以结合超过 10 个核苷酸的序列,从而降低序列随机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可能性,并提高结合特异性。

这些调节二聚体可以是由相同类型单体制成的同源二聚体,也可以是由不同类型单体组成的异二聚体。由于这些对可以由不同的单体组成,因此各种组合允许与不同的序列结合,而无需新型蛋白质。

当不与 DNA 结合时,协同调节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有时通过微弱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然而,由于协同结合,当与 DNA 结合时,这些结构会形成紧密结合的二聚体。

协同结合是一种现象,其中单体与式调节序列的结合由于结构变化而增加了第二个调节因子结合的可能性。这允许第二个调节因子与结合位点的另一侧紧密结合,并与第一个调节因子形成二聚体。

这意味着大多数时候,特定式调节序列的所有实例都绑定了调节因子,或者没有一个实例绑定。

对于许多基因,DNA 紧紧包裹在组蛋白周围,防止转录调节因子访问顺式调节序列。然而,DNA 松散结合的一端为结合提供了一些空间。在该位点结合单个调节因子有助于展开结构,从而允许其他调节因子结合。

Key Terms and definitions​

Learning Objectives

Questions that this video will help you answer

This video is also useful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