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VE Core
Organic Chemistry
Chapter 8: Reactions of Alkenes
8.9:
硼氢化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
硼氢化-氧化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应的区域化学和立体化学结果。
硼氢化反应以与硼烷对 π 键的攻击协同的方式进行,产生环状四中心过渡态。 –BH2 基团与取代度较低的碳键合,-H 基团与取代度较高的碳键合。 协同性质需要在烯烃的同一面上同时添加 –H 和 –BH2,从而产生顺式立体化学。
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偏好可以根据空间和电子因素来解释。
在过渡态,大部分试剂 (–BH2 与取代度较低的碳键合,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空间张力。 这导致了一个不太拥挤的低能量过渡态,它比马尔可夫尼科夫过渡态更稳定。
此外,硼烷的添加可以导致两个碳中的任一个上带有部分正电荷。 然而,取代度较高的碳上的部分正电荷是非常有利的,因为它提供了更稳定的过渡态。 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点,–BH2 必须放置在取代度较低的碳上,从而产生反马尔可夫尼科夫方向。
反应的第二部分是硼氢化获得的产物的氧化。
在该机制中,烷基的迁移发生并保留构型,因为它与电子对一起转移,而不重建迁移碳的四面体几何形状。
由于反应是立体定向的,因此必须识别形成的手性中心的数量。 如果形成一个手性中心,则获得两种对映体,因为顺式加成可以以相同的概率从烯烃的任一面发生。 然而,如果形成两个手性中心,顺式加成决定了主要获得哪对对映体。
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反应表现出特异性的区域化学和立体化学结果。
回想一下,硼氢化机制是一个协同过程,通过循环四原子过渡态进行,形成反马尔可夫尼科夫产物。
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可以用空间和电子因素的组合来解释。
在空间框架中,在取代较少的碳上添加 BH2 并在取代较多的碳上添加氢,使空间应变最小化,并形成不那么拥挤的低能量过渡态;这比马尔可夫尼科夫过渡态更稳定。
在电子环境中,当烯烃与硼烷反应时,双键上的两个碳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获得部分正电荷。
然而,取代率更高的碳上的正电荷使过渡态更加稳定。为了使其生效,BH2 必须添加到取代较少的碳中,从而证明观察到的反马尔科夫尼科夫取向是合理的。
硼氢化步骤遵循 syn-stereospecific 加成,其中硼和氢从双键的同一面添加到烯烃中。三次连续添加形成三烷基硼烷。
氧化步骤进行,过氧化氢将质子化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会攻击三烷基硼烷,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体。接下来,烷基从硼迁移到氧,同时失去氢氧根离子。
在这种情况下,烷基迁移发生在迁移碳处的构型保留的情况下。
重复这些步骤会产生三氧基硼烷,它受到另一个氢氧根离子的攻击。接下来,醇氧离子的离开,然后是质子化,形成醇。
在氧化步骤中,羟基取代硼,同时保持立体化学完好无损。
最后,由于硼氢化-氧化是立体特异性的,因此它限制了可以获得的立体异构体的数量。因此,如果产物是具有两个立体心的醇,则在四种可能的立体异构体中,仅形成符合 syn 加成的那些。
Related Videos
Reactions of Alkenes
8.6K 浏览
7.9K 浏览
15.7K 浏览
13.0K 浏览
14.2K 浏览
8.4K 浏览
7.6K 浏览
8.3K 浏览
8.2K 浏览
10.3K 浏览
11.7K 浏览
5.9K 浏览
10.5K 浏览
12.1K 浏览
3.3K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