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颅骨)是支撑面部并保护大脑的头部骨骼结构。它细分为面部骨骼和脑壳,或颅穹。面部骨骼是面部结构的基础,形成鼻腔,包围眼球,并支撑上下颌的牙齿。
颅穹窿围绕和保护大脑,并容纳中耳和内耳结构。这个空腔的上部以颅骨的圆形顶部为界,称为颅骨(颅骨),以及颅骨的侧面和后部。形成脑壳顶部和侧面的骨骼通常被称为颅骨的“扁平”骨。
在成人中,颅骨由 22 块单独的骨头组成,其中 21 块是固定的并结合成一个单元。第 22 块骨头是下颌骨(下颌),这是颅骨唯一可移动的骨头。
这二十二块骨头可以进一步分为八块颅骨和十四块面骨。脑壳由八块骨头组成。这些包括成对的顶骨和颞骨,以及未成对的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
颅骨的面部骨骼形成上下颌、鼻子、鼻腔和鼻中隔以及眼眶。面部骨骼包括 14 块骨骼,其中 6 块成对骨骼和 2 块未配对骨骼。成对的骨是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和下鼻甲骨。未配对的骨骼是犁骨和下颌骨。虽然与颅骨一起分类,但筛骨也有助于鼻中隔以及鼻腔和眼眶的壁。
大多数颅骨和面部骨骼通过缝合线或固定关节相互连接。骨骼之间的狭窄间隙充满了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这些结缔组织将骨骼连接起来。位于颅骨之间的长缝合线不是直的,而是沿着不规则、紧密扭曲的路径。这些扭曲的线条用于将相邻的骨骼紧密地互锁,从而增加颅骨的强度以保护大脑。
本文改编自: Openstax, 解剖学和生理学 2e, 第 7.2 节: 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