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hapter

28.11: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作用

JoVE Core
Biology
A subscription to JoVE is required to view this content.  Sign in or start your free trial.
JoVE Core Biology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

Languages

Share

所有生物都需要能量才能生存。 例如,瞪羚 是以植被为食的食草动物,而猎豹是 食用瞪羚的食肉动物。 这种类型的相互作用被称为捕食, 其中一种生物,是捕食者, 通过消耗另一种生物 – 猎物来获得能量。 捕食者的敏锐感觉,如视觉,嗅觉和听觉, 使他们能够发现猎物。 牙齿或爪子等特殊的物理特征 有助于捕获和消耗猎物。 常规捕食者 – 猎物相互作用 导致猎物进化出 使其逃脱检测或捕获的特征。 例如,大多数鸟类都会发展出非凡的视力, 包括色彩视觉以捕捉猎物。 隐秘的防御 允许猎物通过与其环境融合 来避免被发现。 例如,幼虫和成年蛹蛾 会进化出与其寄主树、树枝和树皮 紧密匹配的身体和翅膀颜色。 帝王蝶则不是隐藏, 而是用华丽的,色彩鲜艳的翅膀 显示它们的毒性。 这种警告的相关关系或使徒行为 是捕食者对其有害 或不可食用的视觉线索。 帝王毛虫摄取马利筋, 使自己成年后有毒。 忽视帝王毛虫警告的鸟 会尝到坏的味道或变得 有害并避免将来的接触。 当一个物种的传教有效时, 共享相同捕食者的其他物种 可能会发展成复制或模仿这种相互关系。 当具有相似外观的有害香料 分担捕食者教育的成本时, 就发生缪勒模仿。 例如,Viceroy蝴蝶是有毒的, 并且与帝王蝶的外表非常相似。 尝试一种物种的捕食者学会避免另一种, 而不是冒着一种不愉快的喂食经历的风险。 或者,当无害物种 模仿有害物种时,就会发生贝特式模仿。 捕食者通常避开在 有毒珊瑚蛇上观察到的 明亮的三色带状图案。 无毒的王蛇利用这一点 模仿珊瑚蛇的外观。 捕食者 – 猎物的相互作用类似于军备竞赛。 随着猎物进化以避免捕食, 捕食者会随之进化。 像猎豹一样提高速度,更好地捕捉猎物。 相互作用物种之间的这种 相互自然选择被称为共同进化。

28.11: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作用

掠夺者消耗能量的猎物。获得猎物和猎物避免捕食的捕食者都会增加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即适应性)。常规捕食者 – 猎物相互作用引起相互适应,改善捕食者的攻击,如爪子,牙齿和速度,以及猎物防御,包括隐秘、使徒和模仿。因此,捕食者 – 猎物的相互作用类似于进化的军备竞赛。

虽然捕食通常与食肉动物有关,例如猎豹捕食瞪羚,但却存在着密切相关的相互作用。草食是被称为草食动物的动物对植物的消费。植物通常通过使用一系列防御措施来阻止草食动物,包括形态学防御,如相思树和刺,以及化学防御,如马利筋和毒素。然而,一些食草动物进化适应来绕过植物的防御。例如,长颈鹿的舌头又长又灵巧,既能吃掉相思树的叶子,又能避开它的刺。帝王蝶毛虫进化出对马利筋毒素的免疫力,取而代之的是摄取乳猪属植物以储存毒素作为防御自己的食肉动物。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可以在周期中增加或减少,部分原因是捕食。例如,加拿大北部的猞猁和雪地兔种群大约每10年循环一次,猞猁种群变化滞后于兔种群1-2年。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加,喜欢以雪地兔为食的猞猁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随着猞猁捕捉野兔,野兔数量开始下降。野兔的缺乏最终会减少猞猁的数量,使野兔得以繁衍生息,循环不断。其它因素,如植被的有效性和其它捕食者的捕食,也会通过限制其峰值种群数量和增长率来影响兔子种群周期。

Suggested Reading

Kersch-Becker, Mônica F., André Kessler, and Jennifer S. Thaler. "Plant defences limit herbivore population growth by changing predator–prey inter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4, no. 1862 (2017): 20171120. [Source]

Krebs, Charles J. "Of lemmings and snowshoe hares: the ecology of northern Canad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8, no. 1705 (2010): 481-489. [Source]

Skelhorn, John, and Candy Rowe. "Cogn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camouflag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3, no. 1825 (2016): 20152890. [Source]